队员们踩着竹竿,健步如飞。
6月14日,队员们通过上楼梯练习身体协调性。
不论清晨还是傍晚,田径场上总能见到队员们的身影。
累了,休息一会.
手上的血泡磨成了茧。
每天体能训练必不可少。
6月14日清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田径场上,一群“高人”双手各持一杆,双脚踏蹬大步向前。这5名“高人”是该校高脚竞速训练队队员,每天清晨或傍晚,这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狂奔的身影。
为了弘扬民族体育运动及文化,今年4月,该校在龙舟队、独竹漂、赛马等传统竞技项目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高脚竞速项目,吸引了不少同学报名。经过选拔,最终5名学生获得入队资格。这是我市成立的首支大学生高跷队。
训练开始前,学校专门从恩施定制了一批竹高跷。从上杆起步,到跨步小跑,5名队员开始了他们的“高人”生活。看起来简单好玩,但要跑起来就难了,身体协调性、耐力和反应速度一样都不能差,队员们摔跤、扭伤更是家常便饭。竹竿脚踏上的麻绳早已经受不起高强度使用,队员们干脆替换铁丝来固定。
队员们现在已经可以跑出百米14秒的成绩,“我们离目标还很远”高跷队队长李凡说。8月初,他们将赴湖北民族学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高脚竞速类比赛。
(原载《武汉晚报》2012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