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红火却面临实习毕业,让一些在校大学生“老板”开始左右为难。近日,不少学生老板们当起了“伯乐”,只为求得接班人传递创业梦。
据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飞鹰车队前任老板、大二的邓杰龙介绍,飞鹰车队最初由大三的三位学生创办,去年3月,他与两位好友接下了车队,22辆自行车,三人各出资1000元,包揽了租车、收车、检修的工作。
“专业学习、考试压力让我们三人对车行的管理力不从心。”邓杰龙表示,今年10月份,他们三人决定在全校寻找合适的学生接手车行。由于车行检修需要一定的技术活,他们便从原车队找到四位成员接手。
去年11月,该校商贸学院2010级学生彭真、胡少林和陈都联合投资创办了良品铺。开业仅三天,迅速走红的54平米小铺子上摆满了40余种单品小吃。在三人的妥善经营下,生意十分火爆。开张以来,每天客流量达到100人左右,日营业额达千余元,每月平均纯利可达3000元左右。
今年12月,由于三人都要实习,所以决定转手店铺并开始寻找合适的接班人。“伯乐相才,在精不在多。”彭真坦言,两个月前,他与合伙人公开征集良品铺接班人,提出以至少3人为团体,大一、大二在校生为主的接班条件,并且有意接手的学生可提前试营。这一消息传出后,很多学生纷纷组团前来应征。“我们希望找到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学生接班做下去,创业盈利,也为校园师生服务。”
据悉,该校明星学生创业店铺也都在积极寻找接班人,接力创业已成为学生创业新形式。
(原载《长江商报》2012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