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商院

长江网:学生课堂学做美食 春节为父母做团年饭

发布时间:2012-12-15作者:马秀梅 王亚兰 刘甜甜来源:长江日报浏览次数:2732

       “把肉剁成末,用蛋清、生粉、姜末、胡椒粉、味精调料……”14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实训室内,26名学生身穿实训服的学生边听着老师的指导,边在锅碗瓢盆面前忙活开了。

图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菜。(摄影:莫雪)

       对该校2012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同学而言,这是难得的新增结业课,专业课老师潘东潮要教学生做团年饭,让学子大年三十露一手厨艺,为父母做一桌可口的感恩饭。从今年12月底开始,潘老师选定16道菜教给学生,半个月时间的学习让不少学生信心满腹。课上,学生们豪言“年夜饭,实力派华丽飘过”。

       实训室内,12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学生挑好面粉、番茄等食材挽袖开工了。四人一组,一人一菜,分工合作,完成三菜一汤。急于求成的小厨师们,一出手便遭遇了阻击战,实训小厨房内锅碗器皿砰砰作响,学生对着食材手忙脚乱。

图为指导老师在为学生做示范。(摄影:陈婉屿)

       正在做汤的放学鹏一到调味就犯难。“调的料不能咸不能淡,味道要恰好。平常'不知轻重'的我总是让菜变了味儿。”方学鹏说,调味时总会耗去不少材料,让他懊恼不已。准备过年为父母做年夜饭的方学鹏一有机会就拉着潘东潮老师求经,过年时让父母尝尝“鲜”,惊艳一把。

       20分钟后,同学们相继完成“佳作”。炸肉丸、鲜鱼糕、番茄汆元汤、鱼香炒鸡丁、豉油手撕包菜、红烧鱼块……一道道色味俱全的“年夜菜”摆上桌,“吃起来却不是那个味儿!”潘东潮老师一番点评让原本自信满满的学生坦言压力大。

图为学生正在品尝自己的手艺。(摄影:杨志猛

       一节实训课学四道菜,两节课下来就学到了八道菜。学做菜,还要学“吉祥菜”,所学的菜品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番茄汆元汤。“元子意为'团圆',红番茄象征火红的生活,喝完番茄汆元汤酒意味着来年一家人团团圆圆、红红火火的生活。”边做菜边向学生介绍寓意的潘东潮老师向学生们保证教完16道菜,让学生们带着“礼物”回家过年。

       该班同学表示,团年饭不在于菜色多华丽,只求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吃顿舒心饭。而最难得的莫过于自己亲手为家人做顿年夜饭。“18年来,都是爸妈给我做饭做菜,终于有我一展'身手'的机会了。”家住武汉的孝顺女孩杨荔佳打算这个周末回家提前给父母“露一手”。

(原载长江网2012年12月15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