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化师生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认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近日,“春秋华章——东周文物特展”在必赢官网北四教学楼一楼推出。展览精选了东周时期晋、秦等核心区域的代表性文物复刻品及相关史料,生动地再现了东周从王权衰落、诸侯争霸到孕育统一的历史变局,吸引全校师生驻足观展、探寻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脉络。
本次展览以“变局中的文明印记”为核心主题,分为“肇创东周”“晋秦争霸”“礼乐文明”“金器光华”四个板块,系统地呈现了东周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的文明风貌与发展脉络。此外,为兼顾展览历史真实性与文物保护需求,展品均采用高清复刻、文物仿制品结合图文史料的形式呈现,既精准还原文物细节与历史背景,又有效规避了文物实体展出的风险,极大丰富了师生的观展体验。
展览展品品类丰富、特色鲜明,涵盖青铜器、金饰、玉器、车马器等多个类别。其中,既有源自河南省洛阳市27中大墓的“王作鬲”,也有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的“波曲纹列鼎”等标志性器物;同时,展览通过东周王城遗址模型、“天子驾六”车马坑复原场景等沉浸式展项,让师生直观感受东周时期的城市规划布局与军事、交通发展水平。
在“秦晋争霸”展区,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的文物尤为引人注目——鸱鸟形金饰片以金箔剪裁而成,通身饰变形窃曲纹,工艺精湛;秦公鼎内壁铸有“秦公乍(作)宝兹”铭文,字体古朴庄重,为研究秦人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实物佐证。据展区解说牌介绍,大堡子山秦公墓地的考古发现,不仅解开了“西垂之谜”和“秦人发祥地”两大历史谜题,更印证了《史记》中关于秦人早期活动记载的真实性。
“以往在历史课本中学习‘平王东迁’‘三家分晋’等历史事件时,总觉得内容抽象遥远,今天看到这些文物,仿佛穿越到了那个诸侯竞逐、变革丛生的时代。”2024级经济学院税收学专业曾子涵观展后表示。
2025级经济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胡祖瑞则对晋侯墓地出土的编钟很感兴趣,驻足道:“这16枚编钟分为大小两套,能演奏出不同音阶,古人在礼乐制度下对音乐的追求太令人震撼了。”
此次“春秋华章——东周文物特展”活动,通过文物这一“活的历史”,引导师生深入了解中国从早期国家走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增强文化自信与历史认同感。后续,学校还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推出形式更多元、内容更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师生搭建历史学习、文化交流与传统传承的优质平台。
(编辑 张思渊 毛雨晴)
(图片 孙语瞳)